“医生,我每到工作日都会失眠。想着早上7点要起床上班,所以晚上10点早早上床,但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上班特别没精神。周末2点睡觉能一下子睡到10点钟起床。”
这种入睡和觉醒时间较我们所期望的或者说传统的作息时间不一致,导致无法在“正常时间”工作、学习、活动的,可能是受到昼夜节律相关睡眠障碍的影响。
昼夜节律相关睡眠障碍是由内部昼夜节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钟,与外部环境要求不同步而引起的睡眠障碍。它包含多种疾病,比较常见的有:
1.时差综合症(倒班睡眠障碍)
这两种病症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一种“现代病”。
时差综合症是指在快速跨越2个或以上时区飞行后,机体原本睡眠觉醒时间不能立即适应新时区变化,出现的一种暂时性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患者常主诉入睡困难、易醒、睡眠紊乱、日间过度睡意、日间疲劳和功能受损。
典型表现为向东飞行出现入睡困难,向西飞行出现睡眠维持困难,常伴早睡及再入睡困难。时差综合症通常是暂时的,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可与新的环境周期相一致。以下是一些小贴士。
倒班睡眠障碍是指个体工作时间与社会常规的工作时间不一致,从而导致失眠及过多的日间思睡。常见于夜间工作或不定期轮班的人群。
2.睡眠时相提前和延迟综合症
昼夜节律相关睡眠障碍中的睡眠时相提前综合症和睡眠时相延迟综合症主要是指睡眠的时间带向前或向后大幅度偏移并且固定所引起的疾病。
睡眠时相提前综合症基本特征是患者的主要入睡与觉醒时间较传统或期望的作息时间持续提前至少2小时,患者入睡时间比正常人早,在黎明之前就醒来,有些患者的睡眠时间甚至是傍晚6点到凌晨1点。长期持续的早睡早起,下午或傍晚思睡或精神萎靡,不能正常地参与学习、工作或社会活动。
这类患者存在入睡困难,一般入睡时间在凌晨2~6时,早晨不能在正常的起床时间醒来,难以唤醒,如果比生物节律系统决定的时间提前唤醒患者,可出现“睡醉”现象,即极度难以唤醒,出现意识模糊和不适当的行为。
3.不规则睡眠—觉醒节律障碍(非24小时型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不规则睡眠—觉醒节律型以相对缺乏明显的睡眠觉醒节律为基本特征,这种患者每天睡眠的时间总量在正常的范围内,但睡眠觉醒周期无规律,有时夜里会经常醒来,睡意来袭的时间也没有规律性,白天有时会不时地小睡一阵。这是一种入睡、觉醒时间和一次睡眠时间都不固定的睡眠障碍。
非24小时型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患者因内源性昼夜节律与外界24小时明暗循环周期不同步而产生失眠、日间思睡或二者均有。这类患者的昼夜节律周期一般是25小时,但也有以25~27小时为周期的病例。从一般24小时节律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入睡时间是每天都会推迟一点的。当睡眠时间带落在夜间的时候对正常的社会生活没有影响,但当落在白天,为了正常工作而强制保持清醒状态时,就会造成注意力低下,不能集中精神,工作时感到很疲惫,只能勉强支撑的状况。这类疾病较常见于盲人。
杭州天目山医院地址在哪里?
杭州天目山医院是由国家卫生部门批准的集医疗、康复于一体的规模综合性医院,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古墩路6号。医院特别开设了精神心理科,诊疗范围有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恐惧症、强迫症、癫痫、头痛头晕、神经衰弱症等精神心理疑难疾病。患者朋友们如有需要,可点击在线咨询免费预约就诊。
昼夜节律睡眠障碍在我们上班族中并不少见,夜班、轮班、长途飞行,深夜网上冲浪到2点、早上7点起来搬砖的生活模式随处可见。但是这种生活方式长久下去,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学习效率,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因此需要引起所有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