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就要来了,关注睡眠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又成为我们讨论的话题。
春光明媚,春花灿烂的好时节,我们都期望有个“春眠不觉晓”的好睡眠,但许多失眠的病例告诉我们,越是想要睡好觉,却越是睡不好觉!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怎样才算失眠?失眠有诊断标准吗?引起失眠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失眠对身体有影响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请教了医生,一起来听听医生给我们的睡眠科普吧。
成人每晚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
一般来说,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睡眠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①65岁以上的老年人,建议每天睡5.5-7小时。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在5-7小时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忘危险。
②30-65岁的成年人,建议每天睡7小时。应保障22点到凌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
③18-29岁的青年人,建议每天睡8小时。较好每天较晚23点上床,早上6点起床。周末也尽量不要睡懒觉,因为睡眠时间不稳定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精神不振,影响记忆力、注意力等。
④青少年期,一般睡眠时间为9-10小时为宜,儿童的较佳进入睡眠时段应在晚上10点以前,较佳睡眠时长应达到10-12小时左右。
怎样的睡眠状态算是失眠?失眠有诊断标准吗?
失眠是指尽管有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仍然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满意,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通常会导致患者日间社会功能受损,从而降低个人生活质量。根据失眠持续时间的不同,分为慢性失眠和短期失眠。
慢性失眠的诊断包含三部分:
1、患者主观上对睡眠总时长或睡眠质量不满意,包含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
①睡眠起始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②睡眠维持困难,特征是频繁的觉醒和觉醒后再入睡困难;
③早醒,比平常醒来的时间早醒1-2小时,并且醒后不能再次入睡。
2、睡眠障碍导致日间功能损害,至少包含以下一项:疲劳或精力差;日间困倦;注意力或记忆损害;情绪紊乱;行为问题;工作或学习功能受损;人际或社会功能受损;对照料者或家庭功能有负面影响,造成患者主观痛苦。
3、上述的睡眠问题至少每周出现3晚,并持续至少3个月,并且在给予充足的睡眠时间后这些问题仍然存在,就可以被认为是慢性失眠。
短期失眠
短期失眠又称适应性失眠或急性失眠。与慢性失眠不同,短期失眠的持续时间少于3个月,频率也较低,但同样存在显著日间功能损害,需要引起临床上的关注。通常来说,短期失眠与应激或引起情绪明显波动的心理与环境变化相关。急性应激事件容易诱发短期失眠。
失眠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①不良的睡眠习惯造成失眠,如睡眠时间无规律、午睡或卧床时间过长、睡前从事易于兴奋的活动(看刺激性的电视或节目、读情绪跌宕的小说、饮酒等);
②躯体疾病造成失眠,任何形式的身体疼痛或身体不适,如关节炎、瘙痒症、夜尿症、心脏功能不好、肺部疾病等均可诱发失眠;
③生理性失眠,环境的改变,会使人产生生理上的反应,特别是适应力差的人,环境一改变就睡不着觉,卧室光线过强,温度过高或过低等都会影响其睡眠;
④心理因素导致失眠,焦虑、心情不好、工作压力大、社会环境的变化等都可能诱发失眠;
⑤药物或其他物质引起失眠,如减肥药、苯丙胺、茶、咖啡、可乐饮料等及中枢兴奋药均可导致失眠;
⑥因恐惧失眠而引起的失眠,对睡眠过度担心,主观的把睡眠的重要性及失眠的危害扩大化,导致睡眠焦虑;
长期失眠有哪些危害?
①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下降,紧张易怒、与周围人相处不融洽;
②长期失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可能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
③长期失眠的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昏脑涨、耳鸣、健忘、神经衰弱等;
④长期失眠造成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能力下降、产生抑郁、焦虑、精神紧张、大脑皮质功能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严重者可以诱发精神疾病发作等;
⑤长期失眠会延缓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⑥长期失眠会导致意外事故发生概率增加;
⑦长期失眠者,一到晚上就会不自主的担心会不会失眠,结果越担心越睡不着觉,这样的恶性循环又造成焦虑性失眠,使失眠症状更加严重,患者精神疲惫,痛苦感增加,久之会产生抑郁情绪,或诱发抑郁症。
杭州天目山医院是正规医院吗?
杭州天目山医院是由国家卫生部门批准的集医疗、康复于一体的规模综合性医院,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古墩路6号。医院特别开设了精神心理科,诊疗范围有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恐惧症、强迫症、癫痫、头痛头晕、神经衰弱症等精神心理疑难疾病。患者朋友们如有需要,可点击在线咨询免费预约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