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已经接近尾声,这意味着新的开学季即将来临。
家长们可谓松了一口气,而很多小伙伴们的心情相信此刻是复杂的。
如果你对于即将要来的开学季会感到莫名的烦躁,吃不好也睡不好的话,那么很可能你有“开学焦虑症”。
什么是开学焦虑症?
“开学焦虑症”是中小学生在长假之后常见的一种非器质性的心理问题。其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心慌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等,严重的还出现头痛、恶心、胃痛等心因性症状。一般在长假即将结束时和开学后两周表现得比较明显。
开学焦虑症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原因一:学习、生活习惯反差较大
“开学焦虑症”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过于放松的假期生活与紧张的学习生活差别太大,造成一部分中小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难以适应和接受。在假期里,很多中小学生的生活安排没有规律,每天的时间几乎全部用来娱乐,吃饭、休闲、睡眠等,身心放松过度,行为过于懒散,意志消沉,缺乏必要的学习和智力训练。
原因二:缺少清晰合理的学习规划
从表面上看,“开学焦虑症”是中小学生在长假期间过多娱乐休闲、过于放纵自己而导致的,而从深层次分析,一些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时间上缺少清晰合理的规划,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自我意识还不够成熟,不能及时调控自我,没有顺利实现从家庭生活向学校生活的过渡。
原因三:家庭教育指导不到位
中小学生出现“开学焦虑症”,说明他们对新学期学习生活“适应不良”,同样也折射出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很多家长在长假期间并没有帮助和指导孩子安排学习和生活,其中有一部分学生还是留守儿童,基本没有大人的监督与指导。
中小学生如何应对“开学焦虑症”?
1、调整饮食,合理搭配预防疾病
长假期间,饮食无规律,不少人还会暴饮暴食,造成身体各器官超负荷运转,引起功能紊乱,产生不适感。所以,在长假结束前,注意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辛辣的食物,减轻肠胃的负担。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和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的食物,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
2、调整作息,保持良好睡眠
假期中作息时间和规律被打乱,扰乱了生物钟。在长假结束后,一旦回到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就容易身心失衡,还容易诱发各种疾病。这就要求长假后期要做到好好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3、调整心态,制定学习计划
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对新学期充满期待,让孩子感受到新学期的到来只是生活内容的重心再次转移到了学习上。节后开始学习时会出现难以集中注意力的情况,这需要家长在假期中帮助孩子制定好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孩子保持适度的学习状态。同时,家长自己也要适度控制业余活动的时间,尽快从过年的气氛中转换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中来,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表率。
杭州哪里能看心理医生?
杭州天目山医院成立于2005年,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古墩路6号。医院精神心理科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凝聚雄厚医疗实力所建设的重点学科。科室现有精神康复医护团队由具有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副高职称及以上专家和高学历骨干医师组成。
且定期邀请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杭州第七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等精神卫生专家坐诊,实行“京杭”专家联合会诊,打造“家门口的北京医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专业性、特需化医疗服务。如需就诊可提前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