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每天都被工作“掏空”
这种累
无论是减少工作量
还是增加休息时间
都无法缓解
这时候你要提高警惕
不一定是不上进
还可能是有了“职业倦怠”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伟大的作家赫尔曼·黑塞曾写过一开始诗:“我天天赶路却没有目标,从不想停下来歇一歇脚,我的路似乎没有尽头。终于发现我只是在转圈,于是对旅行感到厌倦。”
早在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登伯格就提出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会产生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随后马斯拉奇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简单来说:职业倦怠就是,你有能力去工作,但是你却没动力去工作。
职业倦怠分三个维度:
研究显示,职业倦怠包括情绪枯竭、去人性化和效能丧失三个维度。
1、情绪枯竭
指一种过度的付出感以及情感资源的耗竭感,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压力过大,能量感缺乏,特别容易疲劳。
2、去人性化
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敷衍了事,对他人消极、冷淡、过分隔离、愤世嫉俗等态度和情绪。
3、效能丧失
指倾向于对自己消极评价自己,伴随无力感、抑郁感。通俗来讲,“我好累呀,就这样吧,我不行了”。
现如今的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源自心理上的疲乏。这种身心俱疲的后果常常让人处于崩溃的边缘。
如何克服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有时就是一种“能力恐慌”。这就需要我们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正确分析、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根据自己的特征和优势,扬长避短,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在挫折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丰富自我、创造自我,用实际行动迎接“能力恐慌”的挑战。
杭州哪里看心理医生专业?
杭州天目山医院是规模综合性医院,由国家卫生部门批准的集医疗、康复于一体的综合医院。医院开设了专病门诊,其中包括心理咨询门诊(包括青少年心理咨询)、睡眠障碍门诊、焦虑抑郁门诊、情绪障碍门诊、物质依赖门诊等。如需就诊可点击在线咨询提前预约挂号。
职场中,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当下这个看似内卷的时代下,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感受过或者目前正在经历着。大家如果无法自我调适的话那建议也可以去医院心理科就诊,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