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中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抑郁人群已达到9000万,平均每11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有抑郁倾向。
这个人,可能就是你的同事、朋友、家人,亦或就是你自己。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好好的,为什么会患抑郁症呢?
其实,在深陷抑郁症以前,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抑郁情绪,比如心情沮丧、焦虑暴躁、脑子充满了负面想法等,这些情绪就是在提醒我们,应该停下脚步看看自己了。
引起抑郁情绪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生活压力、基因遗传、季节变化、大脑激素不平衡等等。
和感冒发烧一样,当抑郁情绪出现时,只要能及时对症下药,往往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是,现在的我们太过崇尚正能量,“丧”几乎是不被允许的。
因此,当抑郁情绪来袭时,我们常常会选择压抑或者逃避,长此以往,便陷入了更深的抑郁漩涡中无法自拔,最后就演变成抑郁症。
精神医学规定,一般抑郁情绪不应超过两周;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持续数月或半年以上,则可以确诊为病理性抑郁症状。
识别抑郁症的“隐藏信号”:
以下这些抑郁症的常见信号,你有出现过吗?
睡眠、饮食习惯的突变
(1)失眠/嗜睡,睡眠紊乱是抑郁症的重要前兆
(2)食欲激增/丧失,体重在一个月内有超过5%的变化
疲劳,没精神
(1)感觉身体被掏空,做点小事都没力气
(2)开始回避社交,对身边事都失去兴趣
情绪化,觉着空虚,没有价值感
(1)常常感到不开心,负能量爆棚
(2)思维迟缓,感觉像加班三天三夜,注意力无法集中
(3)怀疑人生的意义,甚至有自残、自杀念头
美国精神分析学会有一个提醒,如果你出现:
情绪每天都低落、空虚、没有价值感
疲劳、思维迟缓
你对周围一切事物都丧失了兴趣
这三项中出现任意两项,且持续两周以上,那么很可能已经处于患抑郁症的高风险之中了。
可是,我们之中有很多人都会忽视掉这些“信号”,或怕被认为不坚强、太矫情,而选择了掩饰或沉默。
我们总是“假装看不见它”,总想着自己咬咬牙坚持一下,挺一挺就过去了,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抑郁了,有办法“自救”吗?
其实,面对抑郁情绪,每个人都有“自救”的能力,关键是你是否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就像口渴了要喝水,感冒了要吃药一样,抑郁也值得你认真地给它一剂药方,而不是继续忍受着悲伤和孤独。
大部分人对抑郁症都有着错误认知:
抑郁症=「不坚强」「矫情」「想太多了」「出去散散心就好了」
可事实上,每一份忽视和误解,都会让我们在抑郁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除了认知以外,很多人还有另外一个困惑:如果我抑郁了,该找谁帮助我?
找精神科医生?好像我有病似的;找心理咨询师?不知道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
其实,不管是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医学和心理学这两个角度都是不可或缺的。
医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抑郁症的神经递质,评估自身的精神状况。
而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疗愈创伤,找到最适合的自我调节方法,重新获得快乐的能力。
两者结合,才能带来更科学客观的治疗视角。
所以,当你感觉自己最近的状态很差、很压抑时,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杭州看心理医生贵吗?一次多少钱?
精神科心理医生的收费差异也是比较大的,建议去当地医院具体找医生咨询下。杭州天目山医院是规模综合性医院,由国家卫生部门批准的集医疗、康复于一体的综合医院。医院开设了专病门诊,其中包括心理咨询门诊(包括青少年心理咨询)、睡眠障碍门诊、焦虑抑郁门诊、情绪障碍门诊、物质依赖门诊等。如需就诊可点击在线咨询提前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