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目山医院 > 媒体报道 >

双相障碍被称为“天才病”的背后,其本质是对疾病的“污名化”和“非正常化”!

发布日期:2022-03-03 来源:www.hzyya.com作者:杭州天目山医院


“双相障碍”对患者的心理功能损害比较大,且具有极高的自杀风险,但双相情感障碍应该像其他慢性疾病一样被认真对待。

  前段时间
  朋友圈被一篇
  《我们的天才儿子》文章刷屏


文中的儿子金晓宇
  是“躁郁症”患者
  同时也被挂上了
  “天才译者”的标签


 
  这篇文章的快速传播
  也引起了大众对精神疾病的关注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躁郁症”患者的真实世界吧!
 
  什么是“躁郁症”?
 
  准确来说,医学上对“躁郁症”的专业定义是“双相情感障碍”,指的是一类患者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心境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的“双相”对应的是“躁狂相”和“抑郁相”这两种不同的疾病发作状态,而这也是“躁郁症”这一词的由来。根据双相的分型,有些患者抑郁与(轻)躁狂交替发作,有些则是混合发作的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双相障碍的平均发病率为2%-3%,部分国家或地区可高达5%-7%。目前全世界约有6000万人受到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而我国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率逐年提升,患病人数已达840万。
 
  “双相障碍”是“天才病”吗?
 
  尽管“双相障碍”患病率不低,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大众对“双相障碍”还是颇为陌生。
 
  就像在《我们的天才儿子》一文中,金晓宇父亲说道:“《躁狂抑郁多才俊》书中说这类病人会在精神领域不同凡响,甚至表现出天才性的创造力。”
 
  显然也是受到了这种将精神疾病“浪漫化”的影响,把“躁郁症”美名化为“天才病”,会让人们对心理障碍产生更多误解,甚至是不切实际的期待。
 
  确实,部分双相障碍患者会在躁狂发作时,患者会体验到超出平时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爆发,可以在一天当中完成很多常人完成不了的事情。但躁狂期间带来的创作力会转瞬即逝,而抑郁发作带来持续的情绪低落,却会造成非常高的自杀风险。
 
  据统计,目前双相障碍患者企图自杀的比例在25%-50%之间,而自杀身亡的比例接近15%,而世界范围内正常自杀率仅为0.011%。
 
  所以,将心理障碍“天才化”“浪漫化”的背后,其实质都是“污名化”和“非正常化”。普通人并不会因为生了病,就能变成天才。我们需要认识到,真实的“躁郁症”患者不是天才,也并非疯子。他们只是被疾病困住、需要帮助的普通人。
 
  “双相障碍”患者的真实世界
 
  双相障碍的关键特征是极端的心境波动,从躁狂的高峰跌到重度抑郁的低谷。
 
  在躁狂发作时,患者会往往会出现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异常增多,但也可能出现冲动易怒,对自身的能力抱有迷之自信,盲目做各种决定,甚至会出现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
 
  躁狂停歇后,患者可能会逐渐螺旋式地陷入抑郁发作状态,也可能毫无征兆地突然跌入重度抑郁之中。
 
  这时,患者可能会变得极度压抑或极度沮丧、体重减轻、食欲减少、感到疲劳却难以入睡,甚至会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在沉思中构想自杀的计划,等等。
 
  这种情绪上的不稳定,情绪高涨和低落的反复交替,是双相障碍患者的常态,带给他们极端的心灵痛苦,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如何帮助“双相障碍”患者?
 
  “双相障碍”对患者的心理功能损害比较大,且具有极高的自杀风险,但双相情感障碍应该像其他慢性疾病一样被认真对待。
 
  一个可靠的、知情的支持系统是帮助双相患者控制和治疗的关键。经过规范治疗、悉心照料后,还是能控制住核心症状,减轻伤害,逐步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
 
  温馨提醒:如果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出现问题时,不要慌张,请正视它的存在,像对待感冒、发烧一样,去治疗它。如果身边的人出现了情绪问题,请不要把ta当成疯子、怪物,请及时给予他一些尊重和帮助。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本文地址: https://www.hzyya.com/mtbd/116107.html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睡觉也比不过谷爱凌,你的睡眠KPI达标 下一篇:不愁吃穿的孩子们究竟因何抑郁?少儿抑

温馨提示

来院后进入一楼大厅,有导医接引,报上预约号(通过网络或者电话预约,医生会安排预约号)核对姓名后,导医迅速安排你就诊,无需排队!

您的位置:首页 > 天目山医院 > 媒体报道 >

双相障碍被称为“天才病”的背后,其本质是对疾病的“污名化”和“非正常化”!

温馨提示:为了节约您的手机流量,建议您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咨询
  前段时间
  朋友圈被一篇
  《我们的天才儿子》文章刷屏


文中的儿子金晓宇
  是“躁郁症”患者
  同时也被挂上了
  “天才译者”的标签


 
  这篇文章的快速传播
  也引起了大众对精神疾病的关注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躁郁症”患者的真实世界吧!
 
  什么是“躁郁症”?
 
  准确来说,医学上对“躁郁症”的专业定义是“双相情感障碍”,指的是一类患者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心境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的“双相”对应的是“躁狂相”和“抑郁相”这两种不同的疾病发作状态,而这也是“躁郁症”这一词的由来。根据双相的分型,有些患者抑郁与(轻)躁狂交替发作,有些则是混合发作的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双相障碍的平均发病率为2%-3%,部分国家或地区可高达5%-7%。目前全世界约有6000万人受到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而我国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率逐年提升,患病人数已达840万。
 
  “双相障碍”是“天才病”吗?
 
  尽管“双相障碍”患病率不低,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大众对“双相障碍”还是颇为陌生。
 
  就像在《我们的天才儿子》一文中,金晓宇父亲说道:“《躁狂抑郁多才俊》书中说这类病人会在精神领域不同凡响,甚至表现出天才性的创造力。”
 
  显然也是受到了这种将精神疾病“浪漫化”的影响,把“躁郁症”美名化为“天才病”,会让人们对心理障碍产生更多误解,甚至是不切实际的期待。
 
  确实,部分双相障碍患者会在躁狂发作时,患者会体验到超出平时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爆发,可以在一天当中完成很多常人完成不了的事情。但躁狂期间带来的创作力会转瞬即逝,而抑郁发作带来持续的情绪低落,却会造成非常高的自杀风险。
 
  据统计,目前双相障碍患者企图自杀的比例在25%-50%之间,而自杀身亡的比例接近15%,而世界范围内正常自杀率仅为0.011%。
 
  所以,将心理障碍“天才化”“浪漫化”的背后,其实质都是“污名化”和“非正常化”。普通人并不会因为生了病,就能变成天才。我们需要认识到,真实的“躁郁症”患者不是天才,也并非疯子。他们只是被疾病困住、需要帮助的普通人。
 
  “双相障碍”患者的真实世界
 
  双相障碍的关键特征是极端的心境波动,从躁狂的高峰跌到重度抑郁的低谷。
 
  在躁狂发作时,患者会往往会出现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异常增多,但也可能出现冲动易怒,对自身的能力抱有迷之自信,盲目做各种决定,甚至会出现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
 
  躁狂停歇后,患者可能会逐渐螺旋式地陷入抑郁发作状态,也可能毫无征兆地突然跌入重度抑郁之中。
 
  这时,患者可能会变得极度压抑或极度沮丧、体重减轻、食欲减少、感到疲劳却难以入睡,甚至会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在沉思中构想自杀的计划,等等。
 
  这种情绪上的不稳定,情绪高涨和低落的反复交替,是双相障碍患者的常态,带给他们极端的心灵痛苦,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如何帮助“双相障碍”患者?
 
  “双相障碍”对患者的心理功能损害比较大,且具有极高的自杀风险,但双相情感障碍应该像其他慢性疾病一样被认真对待。
 
  一个可靠的、知情的支持系统是帮助双相患者控制和治疗的关键。经过规范治疗、悉心照料后,还是能控制住核心症状,减轻伤害,逐步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
 
  温馨提醒:如果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出现问题时,不要慌张,请正视它的存在,像对待感冒、发烧一样,去治疗它。如果身边的人出现了情绪问题,请不要把ta当成疯子、怪物,请及时给予他一些尊重和帮助。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