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尚未痊愈的精神病慢性患者,由于其社会功能明显减退,家属在保证其继续治疗的基础上,应着重针对患者懒散、退缩、淡漠等阴性症状,帮助她(他)重建生活技巧,以防患者成为精神残疾。具体作法是:
1、家属要善于观察患者已经丧失的生活技巧及其日常表现,找出需要帮助的主要问题以及确定从何入手,然后制定帮助患者重建生活技巧的计划和日程表。
2、针对患者的懒散、退缩、淡漠等表现,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从一点一滴做起,一点一点地予以改变。对待这种认训练要有持久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灰心丧气而要坚持不懈。
3、在训练中家人对患者的要求和态度应该一致,切不要母亲要求她(他)早晨7点起床,而父亲却同意她(他)睡到中午12点;父亲要求她(他)洗刷自己的衣物,而母亲却一切包办代替;或者父母认真训练患者,而兄弟姐妹却给予讽刺嘲笑。在帮助训练的过程中,家属应避免过分介入患者的生活和过分干预她(他)解决问题的方式。
4、根据患者的爱好,组织开展家庭娱乐活动,如一起打扑克、下棋、玩麻将、听音乐、看电视。在融洽的家庭气氛中,于娱乐中启发患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想。
5、安排患者参加家务劳动,如购物、打扫卫生、洗菜、做饭等。培养、恢复患者动手能力和关心家庭帮助他人的精神。
6、促进患者进行人际交往。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表现是社会退缩、封闭自己。家属应主动地、有目的的安排机会促进患者与人进行交往,参加社会劳动是促进患者恢复人际交往的最好办法。家属可以依靠医生的指导,利用社区的支持和设施,如日间工疗站、残疾人工厂,以及原单位为患者创造的条件鼓励和促进她(他)参加或恢复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