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
按照《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5类。
大部分家长口中玩起游戏来不管不顾的孩子很有可能是网络游戏成瘾。
游戏成瘾是精神疾病么?
2017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在2018年首次把“游戏成瘾”归类为精神疾病。与此同时,在刚更新的《国际疾病分类》中,也专门为“游戏成瘾”设立条目,并明确“游戏成瘾”的多项诊断标准,以帮助精神科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对游戏产生依赖。
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游戏障碍”,即通常所说的游戏成瘾,被列为精神疾病,相关规定生效,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
爱玩游戏就是游戏成瘾么?
爱玩不等于成瘾,就像小编爱吃火锅,但不代表小编就对火锅上瘾,成瘾与否还需要一个专业的判断。
世卫组织表示,确诊“游戏障碍”疾病往往需要相关症状持续至少12个月,如果症状严重,观察期也可缩短。
现行标准中一共列出了9种症状,一般要满足其中5项,才可考虑后续判断。
1. 完全专注游戏;
2. 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
3. 玩游戏时间逐渐增多;
4. 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
5. 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
6. 即使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专注游戏;
7. 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玩游戏时间;
8. 通过玩游戏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
9. 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
从这9条可以看出,游戏在我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是一个重要判断标准。
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只是把游戏用来打发时间或者是当成一个休闲爱好来对待,不会让它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学习或工作,停止游戏时也不会出现长时间的负面情绪。
但是,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游戏时间,在明知游戏已经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却仍然停不下来,甚至停止游戏后出现焦虑、易怒等情绪,并且这种情况发生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么就很有可能患上了游戏障碍。
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一定要咨询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游戏成瘾也会越来越了解,治疗也越来越规范,研究的不断进展也将提供更多治疗手段,希望豫章书院这类机构永远不会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