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躁狂症?相信这也是一个您所感兴趣的问题。杭州天目山医院指出:躁狂症简称躁郁症,是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特征的精神病。两次发作之间,有明显的间歇期,此时精神活动完全正常,虽多次发作并不出现衰退,预后较好。有如下表现:
1)心境高涨:表现为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周围的一切都非常美好,感到其生活绚丽多彩,自己也无比幸福和快乐。整日兴高采烈,得意洋洋。其愉快心境颇为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协调,有一定的感染力,往往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情绪可以不稳定,有易激惹性,常以敌意或暴怒对待别人的干涉和反对,但易激惹,情绪常持续烦躁症通常出现在一些特定时期的人群,比如青春期的青少年和生理期的女性,在这段时期他们容易烦躁易怒,那么烦躁症的表现有哪些?怎么解决才好呢?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这方面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看看吧。
一、烦躁症的表现
1、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增强
躁狂症的表现不仅仅是这些行为上的异常,通常把躁狂症的基本症状分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两个方面。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增强。在医学上称之为“三高”症状。
2、情绪放大
异乎寻常的心情高兴,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笑容满面,兴高采烈,没有难事(情感高涨),有人表现为一点小事或稍不随意就大发脾气(易激惹),在严重的易激惹情况下可能出现冲动行为。
3、思维夸张狂妄
思维联想加快,言语增多,一句接一句,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内容丰富,诙谐幽默(思维奔逸),患者自身感到脑子变得非常灵敏、聪明、反应迅速。自我感觉良好,夸大自己的能力、财力、地位,认为自己有本事,可以做大事、挣大钱。
二、烦躁怎么办
1、转移注意力
如果你因为某件事或某个人而感觉心情烦躁,注意力无法集中,就不要强迫自己做事。这时不妨看看综艺性节目、听听抒情音乐、看看幽默笑话,或者出门散散步。都可以让焦躁情绪慢慢消散。当出现烦躁易怒时,切忌一个人牛角尖,不利于心情平伏。
2、运动放松身体
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场面——主人公生气或者不开心的时候会沿着操场一直跑,化悲愤为力量。
运动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情绪发泄途径,通过消耗体能来达到消除烦躁的目的。心情烦躁时,可以到操场跑上几圈,打一场球,活动一下筋骨,运动出汗时,身体毒素会随着汗液排出体外,有益身心健康,或者对着远方吼上几声,高歌一曲,让自己全身放松。
3、学会心理暗示
暗示是一种心理现象,有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之分。心情不佳时,如果对自己采取消极暗示,只会“雪上加霜”,更加烦躁;这时应该对自己采取积极暗示,告诫自己这是正常现象,乌云终会散尽,比如作画、炼字、品茶等,都可以帮助我们拓宽心理世界,减少季节心情烦躁情绪出现。多方面培养兴趣,让日常生活出现积极面,学会享受生活和人生,都有助预防烦躁易怒心情的出现。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因为压力大会产生烦躁情绪,遇到困难便会感到烦躁易怒,坐立不安,情绪异常。大家要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陷入更加烦躁的状态中,要学会自我放松,这样才能更好的理清思路,解决所要面对的问题。时间短。
(2)思维奔逸:联想过程明显加速,自觉变得聪明,大脑反应敏捷,思维内容丰富,概念一个接一个地产生,有时感到语言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表现为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滔滔不绝,给人一种肤浅和表面化感觉。其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但不持久,表现为思维活动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使话题突然改变。因此概念不断涌现和想象力丰富,有的出现音联和意联。
在心境高涨的背景上,自我感觉良好,感到体力强壮,非常健康,有夸大观念,自命不凡,盛气凌人,认为自己才华出众,能力过人,有地位和财富,夸大观念严重时可发展为夸大妄想,多不甚荒谬,有时在夸大基础上出现关系、被害妄想,但为时短暂。
(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整日忙碌不停,做事有始无终。喜观热闹,交际多,对人热情大方。爱管闲事和打抱不平,好说俏皮话,开玩笑,有时花钱大方,注意打扮,行为轻浮和靠近异性。有时举止粗野,不计后果,食欲、性欲增强。睡眠减少,但精力充沛,毫无倦意。
(4)其他症状: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且心率加快,瞳孔轻度扩大和便秘等交感神经功能兴奋症状。发作极为严重时,呈重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活动紊乱而毫无目的或指向性,常伴攻击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错觉和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临床上称为谵妄性躁狂。
.因此,为了远离或者是尽量避免躁狂症在我们身上的发生,除了要把外界的干扰降到最 低、对我们的影响最小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修炼自己的心。陶潜有曰:“心远地自偏”。 只要我们把自己的心修炼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我们就会 远离躁狂症,而获得心灵的安详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