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发布全球精神健康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大约1亿人患有精神健康疾病;在新冠疫情暴发的2020年,全球抑郁和焦虑患者增加25%。只有2%的国家卫生经费和不到1%的国际卫生援助用于精神健康领域。
按照这份报告说法,全球每8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精神类疾病;冲突地区情况更糟,大概每5个人中就有1人存在精神健康问题。在高收入国家,逾7成精神病病人可以得到治疗;而在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仅为12%。
报告警告,患严重精神健康疾病者比一般人早亡10年到20年。
世卫组织精神健康部门负责人马克·范奥默伦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疫情期间对精神健康的关注达到“有史以来较高水平”,但未增加相应投入。他说,年轻人、女性和已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大。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精神病患者的危险行为是无法预测,更是难以预防的。但其实,只要我们注意观察“预警信号”,及时发现和处置,就有可能减少甚至消除患者的危险行为。
信号一:命令性幻听
幻听是精神病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在幻听中,较容易发生危险行为的是命令性幻听。命令性幻听具有具体、来去突然的特点,内容多具有威胁性,患者难辨真伪,并且绝对服从。
信号二:被害妄想
这是所有精神病患者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患者采取忍耐、逃避的态度,少数患者也会主动攻击他的“假想敌”。对此,较重要的是弄清患者的妄想对象。如果患者的妄想对象是某个家里人,应尽量让这位家属远离患者,或者至少不要让他与患者单独在一起。
信号三:抑郁情绪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都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厌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自杀成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的恢复期实施自杀行为。患者在精神病症状消失以后,因自己的病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不能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婚姻等现实问题,感到走投无路,因此选择了轻生。
对此,家属一定要尽早发现患者的心理困扰,及时疏导。对已经明确表现出自杀观念的患者,家属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躲躲闪闪,要主动与患者讨论自杀的利弊,帮助患者全面、客观地评估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另外,这种患者在自杀之前往往会做充分准备,如写遗书、收拾旧物、向家人告别、选择自杀时间、准备自杀工具(如积攒药物)等。只要家属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是不难早期发现患者的自杀企图的。
信号四:兴奋躁乱
患者出现严重的思维紊乱、言语杂乱无章、行为缺乏目的性,也可能出现自伤或伤人毁物。由于患者的兴奋躁动是持续性的,家属一般比较容易防范。家属要保管好家里的刀、剪、火、煤气等危险物品,但较根本的办法,是使用大剂量的、具有强烈镇静作用的药物来控制患者的兴奋。如果在家里护理患者确有困难,则可以强制患者住院治疗。
杭州下沙精神科医院在哪里?
杭州天目山医院成立于2005年,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古墩路6号。医院精神心理科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凝聚雄厚医疗实力所建设的重点学科。科室现有精神康复医护团队由具有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副高职称及以上专家和高学历骨干医师组成。
且定期邀请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杭州第七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等精神卫生专家坐诊,实行“京杭”专家联合会诊,打造“家门口的北京医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专业性、特需化医疗服务。如需就诊可提前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