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神疾病 > 精神障碍 >

精神药物吃不得,效果差、副作用大、越吃越傻?

发布日期:2021-10-19 来源:www.hzyya.com作者:杭州天目山医院


很多人说,得了心理、精神类的疾病不好医,是的,比起身体上的问题,心理、精神层面的疾病治疗起来可能更复杂,但在医生看来,有药不吃,有治疗的方法不用,不听招呼自己乱来,才是最不好治的“病”。

  随着大家对心理、精神类疾病认识的不断提升,对这类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了,但对于精神药物,仍普遍存在很多误区——经常有人认为精神药物吃个把星期看不出明显变化,效果不好;而且吃了不仅伤身还伤脑,让人越变“傻”,副作用大。
 
  其实,精神药物真不是你们想的如此吓人,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很多人都有的关于精神药物这几个误区为什么是错的。
 
  误区一:精神药物见效慢=效果不好
 
  在心理门诊上,不少患者和家属都问过类似的问题,认为精神类药物吃了没有效果,用了几天、一周就停药了,这样真的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首先,要肯定的说,只要是正规医疗机构心理、精神医生开具的用于治疗心理、精神疾病的药,是有效的!按照目前的研究显示,精神类药物平均的有效率为50%~70%。大多数患者可以合并2~3种药物就有明显的效果,但前提是服用药物需要足量足疗程。意思就是,你量没吃够、疗程没够,咋个看得出来这个药对你有没有效?!
 
  其次,精神类药物大多起效时间为2~4周,快的也要7~10天,所以,不要拿退烧药、止痛药的起效时间来跟精神类药物来比较,你想哈嘛,感冒了马上吃药嘛也要拖个把星期才好得到噻!
 
  还有,就是个例的情况,有些患者无论咋个换药和药物搭配,甚至合并电疗、康复治疗、物理治疗等,效果还是不好,那这部分患者就需要重新评估诊断是否正确,或需要突破现有的指南常规去治疗。
 
  误区二:精神药物伤身伤脑,副作用比其他药物更大
 
  这种“偏见”是没有任何科学道理了,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没有说哪个比哪个的副作用更大。
 
  精神药物有这些常见副作用:
 
  1、成瘾性,也就是依赖
 
  主要见于苯二氮卓类的抗焦虑药,比如地西泮、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其他的抗抑郁剂、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都没有成瘾性。
 
  2、对躯体的副作用
 
  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的副作用,比如服药的初期患者可能会感觉恶心、想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的症状。
 
  3、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患者可能会感觉头疼、头晕、失眠或者是嗜睡的症状。
 
  4、有代谢副作用
 
  也就是会影响患者的血糖、血脂还有体重。
 
  5、锥体外系副作用
 
  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表现为口干、便秘、手抖、静坐不能等。
 
  光看这些副作用可能有些患者就觉得很吓人了,但要搞清楚,使用这些药物是为了治病,而且在医生的监控下使用抗精神药物,是利大于弊的。
 
  1、精神药物伤肝伤肾?
 
  定期复查+监测就不怕
 
  多数情况下,患者在服用抗精神药物时,医生会定期对他们的肝功、肾功进行监测,所以也就引起部分患者、家属的质疑——“医生,你给我们开的药那么伤肝、伤肾啊?”
 
  其实不用紧张,抗精神药物多为良性的肝功酶学升高,大多为一过性,使用过程中需2~4周进行复查和监测。如医生发现该药物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有严重影响,会及时更换药物。再说了,其实吃不少药物如治疗肺结核、甲亢等药物、都可能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肾功,所以又怎能说精神药物比其他药物更伤身呢!
 
  2、神药物突然停药会怎么样?
 
  精神药物突然停药会引起两种情况:
 
  1、出现身体的戒断反应,主要为各种躯体不适,比如头晕、头痛、失眠、激越、乏力、烦躁、心慌、手抖、震颤、情绪焦虑、紧张、害怕等。
 
  2、原来的症状出现加重或者反复。这些反应是因人而异的,存在个体差异,出现的时间和程度也和停药之前的服药持续时间、药物剂量有关,服药时间越短、剂量越大,突然停药出现的反应也越大。
 
  很多人说,得了心理、精神类的疾病不好医,是的,比起身体上的问题,心理、精神层面的疾病治疗起来可能更复杂,但在医生看来,有药不吃,有治疗的方法不用,不听招呼自己乱来,才是最不好治的“病”。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本文地址: https://www.hzyya.com/jsza/115763.html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杭州看精神科去哪家医院好_天目山医院 下一篇:杭州三墩医院能看心理医生吗_杭州天目

温馨提示

来院后进入一楼大厅,有导医接引,报上预约号(通过网络或者电话预约,医生会安排预约号)核对姓名后,导医迅速安排你就诊,无需排队!

您的位置:首页 > 精神疾病 > 精神障碍 >

精神药物吃不得,效果差、副作用大、越吃越傻?

温馨提示:为了节约您的手机流量,建议您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咨询
  随着大家对心理、精神类疾病认识的不断提升,对这类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了,但对于精神药物,仍普遍存在很多误区——经常有人认为精神药物吃个把星期看不出明显变化,效果不好;而且吃了不仅伤身还伤脑,让人越变“傻”,副作用大。
 
  其实,精神药物真不是你们想的如此吓人,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很多人都有的关于精神药物这几个误区为什么是错的。
 
  误区一:精神药物见效慢=效果不好
 
  在心理门诊上,不少患者和家属都问过类似的问题,认为精神类药物吃了没有效果,用了几天、一周就停药了,这样真的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首先,要肯定的说,只要是正规医疗机构心理、精神医生开具的用于治疗心理、精神疾病的药,是有效的!按照目前的研究显示,精神类药物平均的有效率为50%~70%。大多数患者可以合并2~3种药物就有明显的效果,但前提是服用药物需要足量足疗程。意思就是,你量没吃够、疗程没够,咋个看得出来这个药对你有没有效?!
 
  其次,精神类药物大多起效时间为2~4周,快的也要7~10天,所以,不要拿退烧药、止痛药的起效时间来跟精神类药物来比较,你想哈嘛,感冒了马上吃药嘛也要拖个把星期才好得到噻!
 
  还有,就是个例的情况,有些患者无论咋个换药和药物搭配,甚至合并电疗、康复治疗、物理治疗等,效果还是不好,那这部分患者就需要重新评估诊断是否正确,或需要突破现有的指南常规去治疗。
 
  误区二:精神药物伤身伤脑,副作用比其他药物更大
 
  这种“偏见”是没有任何科学道理了,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没有说哪个比哪个的副作用更大。
 
  精神药物有这些常见副作用:
 
  1、成瘾性,也就是依赖
 
  主要见于苯二氮卓类的抗焦虑药,比如地西泮、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其他的抗抑郁剂、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都没有成瘾性。
 
  2、对躯体的副作用
 
  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的副作用,比如服药的初期患者可能会感觉恶心、想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的症状。
 
  3、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患者可能会感觉头疼、头晕、失眠或者是嗜睡的症状。
 
  4、有代谢副作用
 
  也就是会影响患者的血糖、血脂还有体重。
 
  5、锥体外系副作用
 
  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表现为口干、便秘、手抖、静坐不能等。
 
  光看这些副作用可能有些患者就觉得很吓人了,但要搞清楚,使用这些药物是为了治病,而且在医生的监控下使用抗精神药物,是利大于弊的。
 
  1、精神药物伤肝伤肾?
 
  定期复查+监测就不怕
 
  多数情况下,患者在服用抗精神药物时,医生会定期对他们的肝功、肾功进行监测,所以也就引起部分患者、家属的质疑——“医生,你给我们开的药那么伤肝、伤肾啊?”
 
  其实不用紧张,抗精神药物多为良性的肝功酶学升高,大多为一过性,使用过程中需2~4周进行复查和监测。如医生发现该药物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有严重影响,会及时更换药物。再说了,其实吃不少药物如治疗肺结核、甲亢等药物、都可能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肾功,所以又怎能说精神药物比其他药物更伤身呢!
 
  2、神药物突然停药会怎么样?
 
  精神药物突然停药会引起两种情况:
 
  1、出现身体的戒断反应,主要为各种躯体不适,比如头晕、头痛、失眠、激越、乏力、烦躁、心慌、手抖、震颤、情绪焦虑、紧张、害怕等。
 
  2、原来的症状出现加重或者反复。这些反应是因人而异的,存在个体差异,出现的时间和程度也和停药之前的服药持续时间、药物剂量有关,服药时间越短、剂量越大,突然停药出现的反应也越大。
 
  很多人说,得了心理、精神类的疾病不好医,是的,比起身体上的问题,心理、精神层面的疾病治疗起来可能更复杂,但在医生看来,有药不吃,有治疗的方法不用,不听招呼自己乱来,才是最不好治的“病”。